《百家讲坛》主讲嘉宾曾大兴:与大学新生谈读书

作者: 时间:2020-09-23 点击数:


 

曾大兴

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文学系教授、文学地理学研究中心主任,主要从事词学、文学地理学、岭南文化(含广府文化)的研究,兼任中国文学地理学会会长、中国地理学会文化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、中国词学研究会常务理事、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等,中央电视台《百家讲坛·中华名楼系列》主讲嘉宾。

 

读书是一个大题目

大学生如何读书?

曾大兴教授提出了五点建议

 

01

 

读书要走出应试教育的阴影

 

对学生来讲,读书是目的,考试只是检测手段之一,也就是检测读书的效果,发现存在的问题,以便加以改进。但是现在的中小学教育,把考试当作目的,把读书当作手段,读书是为了考试,这就完全搞颠倒了。

 

我听过一些中学老师的课,常常听到他们这样讲:“这一部分内容不考试,所以我就不讲了。”老师讲课是为了考试,不是为了增进学生的知识。

 

学生也是这样,老师不考这些内容,他就不学这些内容。

 

老师、学生都把考试当目的,把读书当手段。这就是应试教育。

 

我们许多同学,从小学阶段开始,就生活在这种应试教育的氛围之中,周考,月考,期中考,期末考,单元考,毕业考,升学考,寒来暑往,冬去春来,一年到头,都是考、考、考,早晨睁开眼睛就备考,晚上睡觉做梦还是考。由于考试太多,备考的时间太长,于是就很少体验到读书的快乐。许多人一说到读书,就想到考试,成了条件反射。这就是应试教育的阴影。

 

同学们上了大学,第一件事,就是要走出这种应试教育的阴影。

 

大学里有没有考试呢?也有,但是比中小学要少得多。例如,我在大学里是讲唐宋文学的。按照学院的规定,讲唐代文学要考试,讲宋代文学就不用考试了,只是考查一下,写一篇作业,就给你一个成绩。也就是说,我讲一年的唐宋文学,只考一次。一年只考一次。我是这样,其他老师也是这样。一般来讲,一门课,如果上个学期是考试,下个学期就是考查。

 

大家想想,大学里的考试是不是比中小学少多了?

 

因此,读大学,就不要天天想着考试。

 

大学没有了那么多的考试,我们应该怎样读书呢?我希望,我们千万不要像在中小学那样,老师不考的内容,我就不去读。例如,我不考宋代文学,不考宋词,不考宋诗,不考宋文,你们就不去读宋词,不去读宋诗,不去读宋文,你们只是来课堂上听一听,像听古一样,像听说书一样,不去好好读原著,那就完蛋了。

 

在大学里,主要是读书,考试很少。老师也不会盯着你,完全靠你的自觉,靠你的主动。如果你不能自觉地读书,不能自主地读书,那就完蛋了。

 

因此,我认为,上了大学,第一件事就是走出应试教育的阴影,自觉地、主动地、大量地读书,快快乐乐地读书,多方面地吸取人类的知识和智慧,让自己理性地成长起来。

 

02

 

读书要完成最基本的阅读量

 

中国古人是讲求阅读量的,所谓“读书破万卷,下笔如有神”;所谓“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”,首先强调的是一个阅读量的问题。如果不读万卷书,下笔不可能有神;如果不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也增长不了多少见识。

 

值得警惕的是,今人的阅读量远远不及古人。不仅不及古人,也不及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。有人做过一个统计,在当今世界,以色列人的阅读量是最大的,年均阅读64本,俄罗斯人年均阅读55本,日本人40本,韩国人7本,中国人只有0.7本。

 

日本有一位著名的管理学大师,叫大前研一,他有一本书,叫《低智商社会》。他在书中说,他在中国旅行时,发现中国城乡到处都是按摩店,但是书店寥寥无几。中国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,人均阅读量只有日本的十几分之一,中国是典型的“低智商国家”,未来毫无希望成为发达国家。他这话,可能大大地刺伤了部分中国人的感情。我们先不和他争论中国是不是“低智商国家”,我们先且看看中国究竟有多少书店?远的不说,就说广州大学,在广州大学的商业中心,究竟有多少餐馆?多少书店?我的印象是:餐馆不下200家,书店一家都没有!一个三万多学生的大学,居然没有一家书店。广州大学没有一家书店,其他的大学有没有呢?我的印象是,在大学城的10所大学,只有一个书店。

 

可能有同学会说,现在阅读方式改变了,纸上阅读变成了手机阅读。也就是说,阅读不一定要看书,看手机也是一样,甚至更方便。我在这里要强调一下,手机阅读,确实有它方便的一面,例如,可以很快捷地获得有关资讯,可以很轻松地阅读一些短文。但是,手机上的文字毕竟是支离破碎的,不系统的,而且错误很多,错字、病句,不讲语法的地方,不讲逻辑的地方,似是而非的地方,一知半解的地方,比比皆是。因为手机上的文字,也就是网上的文字,在发表之前,没有经过编辑的严格把关。不像图书、杂志、报纸上的文字,它们在发表之前,要经过编辑的一审、二审、三审,不好的文字都被编辑淘汰了。

 

现在许多人写文章,都是从网上找资料,不是去图书馆查资料。因此这些资料多数都靠不住。我在指导研究生和本科生写论文的时候,一律要求他去图书馆查资料。如果资料是从网上获得的,必须去图书馆找原书或者原刊,逐字逐句地核对。如果你不核对,就不让你通过。我是这样,其他许多老师也是这样。网上得来终觉浅,须知此事要靠书。

 

因此,大家千万不要以手机阅读代替纸上阅读。事实上,当中国人热衷于手机阅读的时候,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的人,例如德国人,日本人,以色列人等,仍然热衷于纸上阅读。你们如果不信,今后可以留心观察。你们到发达国家去看看,去他们的地铁、公汽上看看,看那里是看手机的人多,还是看书、看杂志、看报纸的人多。

 

因此,我这里讲阅读量,是指书籍阅读量,不是指手机阅读量,或者网上阅读量。

 

42年前,我和你们一样,也是一个大学本科的新生。我上大学没几天,中文系就给我们每人发了一份《中文专业大学生必读书目》,文学的、语言学的、历史的、哲学的,都有,古今中外的都有,200多部,其中文学和语言的居多。大学四年,我是从古代到现代,一本一本地读下来的。我记得有两个学期,我完全没有出校门,除了听课,就是在图书馆或教室里看书。因为校内就有一个商店,一个理发店,一个邮局,一个书店,每周六还有露天电影,根本不需要出校门。我是这样,其他许多同学也是这样。对于我们当时读书的状态,当时有人用这样一句话来描述:饿牛逢青草。

 

我读到大三的时候,去拜访一位叫邹贤敏的教授,他是著名学者何其芳先生的弟子,教我们文学理论,也就是今天的文艺学。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很多论文,有的论文在学术界影响还很大。同学们都很崇拜他。我到了他家里,向他请教如何写文学评论。他说:不读400部名著,不要跟我谈文学评论。这下我就不敢做声了,因为我当时的阅读量,连200部名著都没达到。

 

今天,我不会要求你们读那么多,不要求400部,也不要求200部,只要求100部。去年,广州大学找专家挑选了100部中外经典,供同学们选择阅读,我也参加了这项工作。我认为,100部经典,是大学本科生的一个最低限度的阅读量。四年,读100部,一年读25部,这个要求是很低的。如果连这个阅读量都不能完成,那还读什么书啊?

 

如果没有达到一个最低限度的阅读量,即便你每门功课都合格,也不能说是一个合格的大学生。因为每门功课都合格,对你们来讲,一点都不难,听听课,看看教材,就可以达到。但是,大学生读书,只看教材是远远不够的。教材都是有局限性的,再好的教材也有局限性,教材的容量有限,编教材的人学识有限。有的教材,错误还不少。因此要读原著。有的人读了一场大学,也就是读了几本教材,几乎没有读什么原著,这是不合格的。即便你毕业了,你拿到了文凭,也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大学生。因为你的阅读量不够。

 

03

 

读书主要读经典

 

所谓经典,就是经过历史检验的、大家公认的名著。经典不一定是获奖作品。许多获奖作品,还有待于时间的检验。这个时间有多长呢?一般是100年以上,至少是50年以上。因此,鲁迅的《阿Q正传》可以称为经典,钱钟书的《围城》可以称为经典,莫言的小说暂时还不能称为经典,还要等一等,看一看,看它们能不能经得住历史的检验。因此,我们不能以其是否获奖判其优劣。世界上有不少诺奖作品,后来并没有经受住历史的检验,有的作品当时获奖就有争议。诺奖尚且如此,其他的奖更不用说。

 

有人讲,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著作,要管50年。就是说,要看50年之后,还有没有人去读它,引用它,参考它。我赞成这句话。一本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著作,好还是不好,不在于它是否获奖,在于它能不能经受得住至少50年的检验。从这个意义上讲,王国维的《宋元戏剧史》就是经典,鲁迅的《中国小说史略》就是经典,其他那些还没有经过50年检验的人文社会科学著作,就不要匆匆忙忙地称它为经典。有些书,获再大的奖,吹得天花乱坠,都没有用。时间是无情的,也是客观公正的。任何人的任何著作,都得经过时间的检验。

 

我们读书,就是要读这种经过了历史检验的、大家公认的名著。

 

“大家公认”,具体怎么讲?就是口碑好。几十年、几百年、上千年的口碑都好,就是经典。不在于它是否获奖。屈原、陶渊明、李白、杜甫、苏轼、关汉卿、曹雪芹、鲁迅,都没有获得过任何文学奖,但是他们作品的口碑好,大家都说好,这就是经典。

 

一个学者的口碑好,一个作家的口碑好,一个作品的口碑好,胜过获得任何奖。口碑胜过奖杯。

 

当然,我这里并不是要否定所有的奖。获奖作品中有好的作品,也有差的作品,甚至是很差的作品。中外都一样,中国尤甚。

 

那么,从哪里寻找经典呢?

 

清末洋务派大臣张之洞编过一本很有名的书,叫《书目答问》。张之洞当年任四川学政时,许多年轻的读书人不知“应读何书”,不知“书以何本为善”,于是张之洞就为他们开列了这个书目。也有人说,这个书目是张之洞委托著名学者缪荃孙代为开列的。此书共收图书2200余种,分经、史、子、集、丛书五部,每类再以书籍的时代先后排列。每本书都注明作者、版本、卷数异同,并择要略加按语。其中多为重要书籍,所选版本,也是从当时习见的书中取其不缺少误者。书后还附有《别录》及《清代著述诸家姓名略》。《书目答问》问世之后,许多读书人都把它当作寻找经典的一部工具书来使用。

 

 

这是一本很好的工具书。不过在今天看来,它也有局限性,因为它是一部学习经史、词章、考据之学的书目,不含现代学术,更没有自然科学,因此就不适用于今天的读书人了。

 

从民国到今天,人们编撰过许多书目。前些年,教育部也组织专家编写了一个供中文专业学生参考使用的书目,这个书目编的不错,同学们可以参考。

 

有些学者建议,读书要找名社出的书,例如中华书局、商务印书馆、三联书店、人民文学出版社、上海古籍出版社等,都是著名的大出版社,他们出的书,确实水平比较高,错误比较少。这个意见可以参考,但也不可一概而论,有些小出版社,也出过一些好书。

 

如何选择经典,除了参考有关《书目》,除了选择出版社,还有很重要的一点,就是和本专业的老师交流,听听老师的意见。有些老师在讲一门课程时,也会给学生列一个参考书目,这其中就有不少经典。

 

还有一点,许多学者在自己的学术著作后边,往往会列一个参考书目,或者参考文献,这其中也有不少经典。

 

当然,读书不可能全读经典,因为经典毕竟是50年以上的旧书。除了读旧书,我们还要读新书。新书没有经过长时间的检验,不能称作经典,但是新书中也有许多好书。因此我们读书,既要读旧书,也要读新书。既要有旧学,又要有新知。这样我们才会有现代眼光,才有可能做到古今贯通。总的原则应该是,在大学期间,以读经典为主,兼读其他。

 

04

 

不要只读本专业的书

 

所有的知识都是可以融会贯通的,学问的最高境界,就是融会贯通。例如孔子、庄子、马克思这些人,你能说他们是哪个专业的吗?不好说,因为他们懂的太多了,他们的知识是融会贯通的。

 

读书要融会贯通,这也是一个大题目。我这里只结合我们文科学生的实际,简要地谈几点建议:

 

第一,读文学的人,要读历史和地理。古人读书,左图右史。读文学的人,如果不懂历史和地理,这个文学是很难读好的。例如读《三国演义》,如果不懂历史和地理,全都跟着小说走,那就错了。《三国演义》有许多虚构,不一定都是历史真实。同时,《三国演义》中的地理错误也很多。

 

读文学专业的人,既要学好中国文学,又要学好外国文学(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);既要学好古代文学,又要学好现当代文学;既要学好文学史,又要学好文艺学(文学理论)。千万不要在文学中还偏科。

 

学文学的人,除了要读好古今中外的文学,还要读一点文学地理学。因为过去的人看文学,习惯于从时间这个维度去看,不习惯于从空间这个维度去看。事实上,文学既有时间感,又有空间感,如果仅仅从时间的维度看文学,忽略从空间的维度看文学,就会很片面,许多精彩的内容和形式就会被忽略,被遮敝。

 

第二,读历史、读秘书、读新闻、读旅游、读马列的人,也要读文学。读文学有什么好处呢?一是可以得到审美的享受,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;二是可以训练自己的形象思维,培养自己的想象力;三是可以丰富自己的情感,培养自己的人文情怀;四是可以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,包括文字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。读新闻、读旅游、读马列的人如果不读文学,写出来的文章往往是干巴巴的,讲话也是干巴巴的,没人看,没有听,如何是好?古人云:“言而无文,行而不远。”就是说,写文章要生动,要有文采,生动的、有文采的文章才能传播得远。如何让自己的文章、自己的演讲既有见解,又生动,又有文采呢?最好的办法就是学文学。文学家的语言是很生动、很有文采的。

 

第三,无论是哪个专业的学生,都要读一点逻辑学的书,要懂一点逻辑。我上大学的时候,我们中文系是开了一门逻辑学课程的。据我所知,国内许多别的专业、别的大学,就没有开这门课。为什么我所在的那个中文系要开这门课呢,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,国内著名的逻辑学家李先焜教授就在我们中文系。他亲自给我们讲课。我们用的教材也是他主编的。我大学毕业之后,他就调到政治系去了。中文系再也开不出逻辑学这门课了。在这一点上,我是很幸运的,在大学阶段学了一点逻辑学,这使得我在后来的写作中,可以避免基本的逻辑错误。我来广州大学20年了,就我所知,中文系一直没有开设逻辑学课程。为什么呢?没有讲这门课的老师。因此,我建议大家自学一点逻辑。

 

05

 

读书要独立思考

 

独立思考,这是一个最重要的问题。中国的中小学,是搞应试教育的,应试教育的特点,就是不主张独立思考,一切按照所谓的标准答案来。你违背标准答案,老师就给你扣分。这一着是很厉害的,分数扣多了,你还能升学吗?考考考,老师的法宝;分分分,学生的命根。应试教育,严重地窒息了学生的独立思考。为什么许多人反对应试教育?我看根本的原因就在这里。

 

当然,应试教育是很难反掉的,它有很大的势力。一个中小学如果不搞应试教育,连家长都不答应。许多人,口头上反对应试教育,内心里还是认为应试教育好。他们说应试教育公平,不管是什么人的孩子,只要考得好,就可以上好学校。

 

但是,应试教育严重影响了一个民族的独立思考,影响了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,这个问题谁来负责呢?

 

中小学搞应试教育,谁都管不了,但是,大学是可以不搞应试教育的。如果大学也搞应试教育,那就彻底完蛋了。

 

事实上,大学里的各种考试,完全可以不按照所谓的标准答案来,只要你在独立思考,答错了也没什么关系。尤其是我们在读书的时候,一定要独立思考。我刚才讲了,教材是有局限性的,经典有没有局限性呢?也有。因此孟子说:“尽信书不如无书,吾于武成,取二三而已。”

 

所有的书都有局限性,因为任何作者的认识都会有局限性。这就要求我们在读经典的时候,一定要独立思考。不要认为经典上写的都是对的,不要认为老师讲的都是对的。我今天讲的这些内容,也会有局限性,因此,我的话也只能供同学们参考。

 

一个人如果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,如果没有独立思考的习惯,他是不可能有任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。今天我们的国家,天天都在讲创新,如果我们不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,我们如何创新?如何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创新型的国家?

 

如果我们上了大学,读了很多书,但是我们不会独立思考,我们不懂创新,那我们读这个大学还有多少意义呢?如果仅仅是为了找一个工作,那么读一个技校就可以了。事实上,好的技校生,也是有独立思考的,也是有创新能力的。

 

任何一个人,如果没有独立思考,没有创新,那么他在人类的进化史上,就没有新的意义。他只是人类文化的一个消费者,不是一个创造者。

 

编后语

雅言传承文明,经典浸润人生。大学生该读什么书、如何读书、如何打破专业界限去读书,才能从读书中提升综合素质和独立思考能力?本篇将曾大兴老师对大学新生的读书建议加以推介,不仅仅适用于人文学科的同学们,对其他学科专业的同学们相信也很有启发借鉴意义。

 

来源 : 公众号文学系天地


 

学院地址:广州市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  广州大学版权所有  COPYRIGHT©2018-20120,   GUANGZHOU  UNIVERSITY